超九成大学生有拖延习惯,主要在学习上

日期:02-08 来源:未知

 上午十点半,安徽师范大学学生王天一按动鼠标,把素材文件发给了老师,他终于松了一口气。此时距老师要求的提交时间仅剩一个半小时。王天一已经不记得这是多少次卡点完成工作了,在印象中,每次老师布置任务,他都拖延,总是在截止时间前才去做,并卡点上交。“做事拖延的习惯已经深深影响了我的学习和生活。”

 
近日,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针对大学生拖延习惯话题,对全国22896名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,结果显示:超九成大学生有拖延习惯,超六成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,超五成从中学开始有拖延习惯,“自控力不足、时间充裕、不喜欢做”成产生拖延习惯的主因,超四成尝试过改掉拖延习惯。
 
超九成大学生有拖延习惯,超六成主要体现在学习方面
 
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学生刘海锋清楚地记得,自己的拖延习惯是从初中开始有的。小升初的暑假没有作业,他就出去旅游,后来懒散的状态就一直带到了后面的学习中,很多事情都是到了要结束时才开始做,“很多东西堆在一起,然后到了要交的时候不知道先做哪个,感觉哪个都很紧急。”
 
调查显示,93.33%的受访者表示平时做事有拖延习惯,其中“偶尔有”占比61.14%,“经常有”占比32.19%。在有拖延习惯的大学生中,52.02%是从中学开始出现,拖延习惯主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方面,分别占比65.39%和56.4%。
 
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唐露露喜欢有任务需要完成时,拖到最后不得不做的时候才开始做,主要体现在学习上。她说,比如上课作业喜欢要交的头天早上或者下午才会写,给自己安排的学习计划会往后延期。
 
“自控力不足、时间充裕、不喜欢做”系产生拖延习惯主因
 
那么,产生拖延习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?根据中国青年网记者调查,68.46%的受访者表示产生拖延习惯是因为自身惰性、自控力不足,其次是时间充裕不着急和不喜欢这件事情,分别占比42.59%和39.7%。
 
安徽财经大学学生李菲菲仔细回想了产生拖延习惯的原因,她总结为自控力不足。她说,在起床和睡前的拖延是比较严重的。特别是在玩手机时,本来想玩几分钟手机,结果一般会玩半个小时左右,偶尔时间会更久,还会出现“今日事不能今日毕”的情况。后来,李菲菲决心要做出改变,就买来每日时间计划表,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提前在上面写出来,完成后打钩,“这样能够有效提醒我去完成,效果还不错。”
 
产生拖延习惯原因比例。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
 
超四成尝试过改掉拖延习惯,近两成未曾想过改掉
 
“有尝试过改掉拖延习惯,但最终还是失败了。”长沙医学院学生杨学峰一直和拖延习惯“战斗”着。他在学习中,多次存在“制定好了计划但总会找各种理由拖延”的现象。即便他尝试摆脱这个坏习惯,想好要做的事情后快速行动,以防第二天拖延,但还是以失败告终。“可能是刚开始实行会比较迅速,后面执行起来会变得越来越慢。”直到现在,杨学峰依然没有摆脱拖延习惯困扰。
 
有不少大学生和杨学峰一样,在了解了自己的拖延习惯产生的原因后,开始尝试改掉拖延习惯。调查显示,有45.02%的受访者表示“用过一些方法去尝试改掉”,其次是“想尝试、没有付诸行动”和“没有想过”,分别占比31.27%和16.8%。
 
同时,根据调查数据,55.13%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身边存在着有拖延习惯的同学,而这也影响着自己的学习和生活,也会让自己形成拖延习惯。
 
蚌埠学院学生祝敏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自己身边的同学也有很多有拖延习惯。特别是在学习上,老师布置一份作业,有一个星期的时间,但是在前六天,同学们都不会着手这份作业,反而到了最后一天或者最后一天晚上的时候才开始完成。祝敏敏认为,在团队工作中有拖延习惯,无论是从工作效率还是团队精神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,最终影响项目成果的质量,“也会使团队成员之间产生隔阂,从而使其对队友的信任度降低。”
 
大学生是否尝试过改掉拖延习惯比例。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制图
 
高校教师: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,想到就要赶紧去做
 
在江南大学团委书记单云婷看来,拖延习惯表面上是时间管理的问题,本质上是心理层面的问题,对于有一段时间周期的任务,多数人会下意识地告诉自己,时间很充裕,可以先放松,一旦有了懒散或者抗拒的心理状态,一拖再拖、直到临近才不得不赶工就会成为常态。她认为,要改掉拖延习惯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一、做事时,尽量把周边可能会影响专注力、导致分心的因素减到最少;二、把一个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,通过不断实现小目标持续增加成就感,进而有动力完成最终的flag;三、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,在互相督促中实现团体战“拖”的成功。“总而言之,先从小小的转变开始,慢慢地就会形成良性循环,在不知不觉中,拖延习惯就改掉了。”
 
淮阴工学院辅导员韩飞认为,在学习时产生拖延习惯困扰,首先要厘清为什么要学习,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完成一个学习目标,然后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学习方案,一步步来,每天都完成一个小目标,比如每天看书2小时、背单词100个、做题目10题等,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。其次,想到有事情要做就赶紧去做,只要心里有这个念头,那就毫不迟疑地去行动,保持住做这件事的激情澎湃,做一个名副其实的“行动派”,比如背单词、写稿件、看书,第一时间就要去做,一定要坚持做完,千万不能中途放弃成“逃兵”,无论有什么情况,你都不折不扣去完成,并且记住“完成”的感觉,这种感觉就是真正意义上“过程比结果重要”,从“完成”到“完美”,其本身就是一种“量变”到“质变”的结果。
 
再次,“以大化小,分清主次,积极面对”。完成任务最难的就是开头,把要做的事逐步分解,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完成一个项目,把它分解成更小的步骤,小任务可能比大目标更容易完成,这样做就会增加积极性的正向导向作用。对于同时要完成的事情,可以根据重要性,把自己的时间做个合理的安排,比如期末挂科要补考,那这就是第一位的事情,每天都需要花一些时间,而扩大阅读知识面就可以放在次要任务了。
 
最后,积极性是拖延习惯的对立面,给自己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,多么享受这件事的回报,从任务中获得价值越多,主动做的积极性就会越高,自我效能感就会增强,同时多和积极的人在一起,也会受到影响和改变。“因为环境的影响力很强,把香蕉和苹果放在一起,可以快速催熟。”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王天一、唐露露、李菲菲、祝敏敏为化名)


上一篇:2020年全国姓名报告 去年女孩高频名前十出炉
下一篇:胡润财富报告:中国600万元人民币资产“富裕家庭”首次突破500万

本站所有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、由企业负责,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,也不承担您因此而发生或交易致使的任何损害。